讲座预告 | 本土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创新:中外公司案例研究
讲座嘉宾:房晓辉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1月6日(周六) 10:00-12:00
讲座地点:麻花传MDR免费版善思堂惭101
嘉宾介绍:
房晓辉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兴市场跨文化研究团队带头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工学学士 (1984年)和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 在上海国际航运业工作近五年后留学瑞典,毕业于瑞典林雪平大学,获林雪平大学工业市场学博士学位(1999年)。多年从事国际跨文化管理和国际商务研究,获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担任《组织管理研究》(MOR)副编辑、《国际跨文化管理杂志》 (IJCCM)联合编辑、《国际商务评论》(IBR)书评编辑,《欧洲国际管理杂志》(EJIM)高级编辑。代表作有:《中国商务谈判风格》、《批判霍夫斯泰德第五文化纬度》、《从洋葱到海洋》、《阴阳:一种认识文化的新视角》等等。房晓辉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与北欧在政治经济、科技创新、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麻花传MDR免费版和岭南学院等讲学。房晓辉教授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侨联海外顾问、广东省两会海外列席代表、广州市两会海外列席代表、广州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是受国侨办邀谪的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现场参加“九三”大阅兵观礼的海外华人华侨代表之一。
内容介绍:
中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渐从学习模仿向创新引领转变,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快速的跨文化学习与传播。在国际跨文化理论界,房晓辉教授提出“阴阳文化论”,指出每个文化都是一种独特的、自选的、全方位学习得来的价值观取向的动态组合。文化不单单是传统,而是传统与学习的结晶。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并吸收当地文化,与此同时,也对当地文化产生影响,被当地文化学习。文化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融合的概念,因而“对立统一”的、融合化的跨文化管理和交流将取代长期以来由荷兰教授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开创的以避免文化碰撞为主导的跨文化管理和交流,成为当今本土全球(Glocalization)时代开拓领导力的关键。“阴阳文化论”对公司国际化的重要启示是,我们不能也无法避免文化碰撞,而要积极地去寻找文化碰撞和跨文化学习,从而获得一个建设性的创新型的文化融合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