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阳晖:在专业领域深耕成行家里手
郑阳晖
2009 级 PTMBA校友
现任省人民医院(省医学科学院)审计处处长
选择一个专业并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是怎样的体验?这一点,或许郑阳晖最有发言权。中山大学会计审计系的她,本科一毕业就去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了白衣天使里的财务管家。在省人民医院的23 年间,郑阳晖游走于财务和审计两个部门,凭借一股匠人精神,在看似细碎的工作里砥砺深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了行家里手。
除了看专业的书、做专业的事、教专业的人外,这些年郑阳晖还干了一件事——投入了三年时间在中大管院 MBA 学习。这看似和专业不那么直接相关的举动,却让郑阳晖感叹受益匪浅,自己行业讲师水平和团队管理能力都因这次学习而有了较大提升:“奋斗了十多年,一直埋头工作,没有时间抬头看看更广阔的世界。这个学习让我整个人有了大的飞跃。不论是从‘技’的方面,还是从‘道’的方面,都帮助我开阔了思维。”
1
23 年的“理智”与“激情”
在财务审计的专业领域,郑阳晖有着很多让人艳羡的身份。她不仅是正高级会计师,获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格,还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和广东省会计领军人才;同时,她也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是国家级专家,还于 2015 年被评为广东医院优秀管理干部。
和大部分会计专业出身的人才一样,职业在郑阳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举止克制理性,谈吐逻辑清晰,说话条分缕析;但和大部分学会计的不一样,郑阳晖所处的组织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医院是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它的组织目标和公司不同,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决策中,并不追逐利润最大化。”这就意味着,郑阳晖的工作,需要考量“相关利益者的均衡”,即“医院管理中如何同时兼顾患者、政府、医护、供应商等相关利益者的均衡,既要控制患者费用,又要发展技术、培养人才 ; 既要分级诊疗、让医疗资源合理使用,又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需求……”。在均衡中实现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郑阳晖和她的团队任重而道远。
行业的特殊性,也让郑阳晖有着特殊的职业感受。身处一群“白大褂”天使之中,她时时刻刻体会到工作环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 2003 年“非典”。“医院员工也有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但没有一个人休长假、辞职或离职。”虽然不是奋战在医疗一线,但郑阳晖也明显感觉到,找财务的人少起来了:“平时会有人询问奖金,但那时没有人问过一句对于奖金的话题,甚至没有人来报销。大家一门心思,只说怎么治好病。由于发烧病人不能离开医院,医院人满为患,不够床位,晚上行政总值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电话一家家问其他医院有没有床位。那次事件,对人的冲击很大。那时我还是个小年轻,但真正感受到医疗行业在关键时刻的崇高感,让我明白,在这里工作,社会责任感一定要有。”也正是这种激情,激励着郑阳晖在自己的领域兢兢业业、一路向前。
2
3 年的“平静”和“开心”
虽然履历表看上去一帆风顺,但在职业生涯中,郑阳晖也有过困惑期。工作了十年时间,一直埋头工作,无暇顾及诗和远方的郑阳晖曾经觉得自己进入了“瓶颈期”。那时的她决定,放慢脚步,给自己充充电。“看不清方向了,就去学习。学到山前必有路,眼界也开了,忽然之间路也广了。”
郑阳晖打趣说自己在学员里算年纪大的,但“年纪大”却意味着,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这样的人,从来都是带着问题和困惑来学校寻找答案的。郑阳晖便是如此,不少对很多同学来说略显枯燥的课程,却让她兴致盎然,“比方说《组织行为学》,我觉得老师讲得太好了。这门课解开了我很多不明白的问题和现象,一些想不通的事情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学好了这门课,我看人不会只考虑道德层面,而是会从其他方方面面来考量。”此外,《战略管理》也是郑阳晖的心仪课程,“我的论文也是选的战略管理方向,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也被郑阳晖运用到了职场上,她曾任省人民医院财务处处长,现在又是审计处处长,这些课程让她在薪酬设计、团队建设、服务管理上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年下来,郑阳晖的学习热情很高,“上课来得早,听课也很投入。”她评价自己“受益匪浅”,是“MBA 学员里收获最大的同学之一”。这三年,郑阳晖用了“平静”和“开心”来形容,“这段学习经历对我影响很大。一方面是在学术上有所长进,很多实践中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学科中找到解释,遇到不懂的专业名词,我会去查;另一方面是能与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人交往,行业不同,他们的视角、说话方式、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就不同,他们身上有着财务、审计专业人士不一样的东西。”
而最让郑阳晖欣慰的,是从中大管院 MBA 毕业后,她在演讲和沟通上的提升。她是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MPAcc、MAud 校外导师,也是知名行业讲师,多次为中大会计系本科生、硕士生讲课,近年她组织的广东省医院财务人员培训均有 600-1500 人参会。但这样一位老资历,却感叹自己是在中大管院 MBA 毕业后才在讲课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这段学习经历,让她演说时“有了更多的思辨精神和激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