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奖者风采(四) | ?刘华姝:曲折,却依旧向前蜿蜒
?刘华姝,就读于麻花传MDR免费版会计学专业。曾获国家奖学金、第十届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并连续两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此外,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获得“管理学院优秀学生干事”称号,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推荐校级立项。目前,刘华姝正在德国进行交换学习,相信未来的她定能走得更远、更从容。
?
? 是假期午后还在公交上的颠簸,中国南方暖阳正好。也是冰岛清晨准时响起的闹铃,刘华姝起床洗漱,准备接受我们的采访。这一天,也正好是她冰岛之旅的序曲。
?
野有蔓草,兀自生长
? ? 乍看刘华姝给我们的初稿,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原因无他,在参加了这么多社团活动的情况下,刘华姝在学业上也能获得如此的成绩,实在不简单。初入大学,课外活动十分丰富,身处这个与三点一线的高中截然不同的环境,刘华姝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动的结果是,光是社团,她大一的时候就加了三个。不过,在已经大三的她看来,虽然当时参加的社团很多,但其实,每个社团给她带来的收获与成长都不一样。在院团委的组织部,她和同伴们一起策划举办过青马学堂、党校研修班等活动。从大框架建立,到一点点填补其中细节,最后形成完整的活动,她觉得这个过程不仅“有意思”,还建立起了她和小伙伴们“坚不可摧的友谊”。这种友谊并不会轻易褪色,即使她后来离开了部门……她们依然会在共同的课上一起组队,协作完成小组作业。又比如某一天,她到图书馆学习,发现自己忘带草稿纸,只要她在群里吱个声,就会得到伙伴的秒回,“我也在图书馆,我在哪里哪里,你来拿。”不过,让她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些“意外”体验。往往是各种准备都很“充分”、考虑都很“周全”的情况下,活动现场突然出现了某些“突发事件”,打得人措手不及。于是,每个人开动脑筋极力去攻克“意外情况”,虽然很考验临场应变能力,但最终共同把活动办好并得到大家很高的评价,这时候快乐的滋味仿佛也加倍了。刘华姝笑道,“在每一次临危不乱并把事情稳妥处理好后的过程后,就会觉得,自己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 而在校学生会生活部,她更多地学到了何为“服务同学”,学到了如何为同学争取权益,学到了怎样处理学生生活上的问题投诉。投诉不只来自校内,比如食堂饭菜口感、宿舍附近施工吵闹,还有校外的一些问题,比如新天地噪音问题,就需要她们去和商家交涉。对于有些投诉的解答回复,刘华姝自己都觉得不满意,觉得“我怎么可以这样回复我的同学们”。这个时候,她会主动跑很多个部门,去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直到自己觉得OK了,方才作罢。她觉得,在这些部门工作,确实锻炼了一些能力,但更多地,其实是督促她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在无数次修改策划中,刘华姝也不断成长为一个“对细节、对质量各方面都特别有追求的人”。
? ? 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刘华姝自觉大一过得“忙碌且充实”,却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自我的高要求和外界蜂拥的任务,偶尔会让自己有种“疲惫感”。比如大二上学期,彼时刘华姝在博雅班里担任广州少儿图书馆公益实践项目负责人,从头到尾一条龙把关,在课业压力相对较重的时候,真的觉得很难。每每此时,她也会自我鼓励。“再艰难也不放弃责任”,这是她在微信对自己发的一句话,无论再忙,也要坚持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 ? 如今回忆大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她表示,自己心里还是有些“焦虑浮躁”的。聚焦眼前的任务,“我会很难去制定一些长远的规划”,也不再去深思对于未来的事情。于刘华姝而言,一个转折点就是大一下学期对彭迎丰师姐的采访。因为在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新闻部任职,她得以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彭迎丰正是其中的一位。在一问一答的交谈中,彭迎丰师姐回忆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讲述了后期保研北大实现理想的故事。师姐分享的心路历程让刘华姝觉得,“即使是那些很痛苦难熬的日子,在她的描述之下都变得充满了期待。”在她看来,彭迎丰师姐是一个目标感、自制力很强的人,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而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实现目标。而彭迎丰这种“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理念与实现梦想的幸福感,也深深触动了刘华姝。她毅然从各种繁杂的组织活动中抽身,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学业和保留的实践项目中。她越来越喜欢往图书馆跑,做课堂知识的补充与练习,但她并不把自己“框在其中”。她也喜欢读文学类书籍,十分赞同毛姆那句“书籍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或许是一本民国时期小说集,也可以是一本人物传记、诗词鉴赏,她把自己深深浸入一个个曼妙的世界,合上书,心底是别样的充实与宁静。她也试图去弥补大一的一些遗憾,比如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 ? 在管院的火箭科研小助手活动中,她认识了自己的科研老师,在项目选题等各方面给了她很多启发。刘华姝还记得,临近提交项目申请书的前一周,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熬到凌晨三四点,和团队成员反复研读文献,反复修改申请书的思路、逻辑和措辞。虽然项目申请竞争激烈,名额也十分有限,但她和伙伴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立项。
? ? 当然,刘华姝从不愿意画地为牢。2018年,也正是大一暑假的时候,她参加了汶川图书馆重建的公益项目,彼时恰逢汶川大地震10周年。在给汶川孩子们做读书分享、走访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汶川重建中的见证者、经历者”,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 ? “如果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你很难发现原来自己有可能、有能力去做另外一些事情。”刘华姝如是说。
?
行路难!行路难?
? ? “意义”这个词,可能是刘华姝在采访中提到频率最高的词。
? ? 曾因为繁杂事务奔波不息的她,被问到“时间投入标准”的时候,说,她不喜欢把时间分成学习、部门、实践。她觉得这样很狭隘,“因为当你这样分配的时候,其实你是给它分了一个等级的,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够纯粹。”她更愿意去衡量事情本身的意义,“只要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它就值得我投入时间。”但是,投入时间、付出努力,并不代表一定会有自己满意的“结果”。比如大二奖学金的评比,可能在太多部门工作的充塞,以及大一后半段才认识到要分出足够的精力到学业上,她在综测中表现平淡。相比之下,年级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同学,他们不仅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学科或社会实践。强烈的落差感、“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曾让她一度迷茫、焦虑、反思。
? ? 管院学生大都有打比赛(商赛、案例大赛)的经历,刘华姝在这方面却并不顺遂,觉得“最后都没有一些比较好的结果”。但打过比赛之后,她会和队友一起复盘、反思整个过程。这个时候,抛开结果、聚焦过程可能才是重点。比如,在准备的过程中,就某个给定的案例,她搜索了许多对于特定领域、专业的资料,做了许多课外的补充。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最终结果不如意,但还是会有很多收获。遇到落差时,刘华姝尽量让自己去回忆过程中的收获和意义。她说,“有时候,结果可能并不是最关键的,只要你认定它是有意义的那就行了。”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刘华姝觉得,那应该是“以梦想为导向”,对于这个词,她文艺地称之为“少年的梦想”。这个“少年的梦想”的概念一开始比较褊狭,仅仅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但随着她整个成长过程中的沉淀反思,不断发展起来成一条若隐若现的线。得到的就珍惜,得不到的都释怀,在不停“自我救赎”的过程中,刘华姝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高度,“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有内容、有价值的人”。
? ? 现在,刘华姝正在德国交换,她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还在课堂之外学习,去周边国家欣赏各异的风景,在旅途中感受欧洲人文、地理、历史熏陶……她觉得,自己一直在不断地实现着自己“少年的梦想”。
? ? 一路走来,刘华姝受到过许多人的影响和帮助,或许是某一件事情,甚至某个人某一句话,都可能对她整个大学四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心态、观念还是其他。
? ? 她也希望,自己的一些事例或者某句话也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 ? “这也是我觉得开心也是很荣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