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总台大湾区之声就“中小公司复工复产”问题专访我院赵俊雄副教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就“中小公司复工复产”问题专访了我院赵俊雄副教授,相关采访音频于4月7日播出,播出时长约16分钟。
?
?
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同园区管理人员、中小公司代表、返浙员工代表等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同类型的群体、公司,不同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党中央在研究的时候,特别想到了中小公司,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的组合拳,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予以一些调整,避免中小公司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能够尽快地恢复到好的状态,而且还可以有新的发展。
?
中小公司,是指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包括中型公司、小型公司和微型公司。它们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促进双创的急先锋、是公司家创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较于头部公司,中小公司在本次疫情中遭受的冲击更大。因为中小公司“家底”相对较薄,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中小公司居多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其对现金流依赖程度比其他行业更高,因此受疫情影响更大。
?
针对中小公司的燃眉之急,赵俊雄副教授表示:中小公司确实“家底”会比较薄,解燃眉之急就是解决现金流问题。很多中小微公司之所以会倒闭,是现金流断裂所致。但现金流可能只是一种表象,还会有其他深层问题和延伸问题,例如员工无法返岗复工、社会分工变化、运营方式改变等。
?
谈到各地各部门针对中小公司复工复产的政策时,赵俊雄副教授认为:各地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集中于解决中小公司的现金流问题,例如减免税费、减租、定向降准、五险一金缴交延迟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但公司的发展主要还是要以“能盈利”来驱动,各地各部门对公司的帮扶,除了解决现金流问题,也应该着眼于解决公司的人员复工,为公司供应链存续提供便利,甚至为扩大市场容量提供引导,培养公司的长远竞争力。
?
大湾区内的中小公司是否有自己的特点?针对大湾区的特点,是否在扶持政策的区域联动性上需要有更多的考量?
赵俊雄副教授指出,大湾区的中小公司有叁大特点:第一是大湾区城市都有其自身规划,各个城市是一个联动互助机制,各自有各自的分工互助。譬如深圳是创新谷,东莞是生产基地,这是一个协作的有机整体,很多中小公司也是应运这种城市定位和分工而衍生出来的;第二是大湾区很多中小公司的客户、职工、消费者甚至投资者都是港澳人士,较其他城市群有一定差异;第叁是外向型经济特点显着,生产出来的产物和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是面向本地湾区,而是面向国际社会。但在疫情之下,交通和供应链的隔断扰乱了原本有序的湾区各地分工,甚至会导致骨牌效应,一损俱损。疫情过后,要重启原来的供应链,需要大湾区城市群政策联动协作才能达到效果。如果城市间各自为政,不仅不能互相支撑,还有可能造成互抢资源的“多输”局面。
?
在疫情和复工中,公司可以做什么?行业层面可以做什么?中小公司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增强公司竞争力?
赵俊雄副教授指出,任何问题我们都要看到两面性,有危也有机。首先,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公司的运作模式,公司要思考怎样因势利导,从消费者生活改变的方式来寻求新的商机。例如以前大家都是去菜市场买菜,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买菜,其实也很方便。这样的例子很多,孕育新的公司商机也很多。其次,疫情也给公司上了一课,要做好风险管理。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能以部分办公或远程办公延续公司的运作。第叁,要完善行业规则。疫情在对中小公司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加快了行业整合速度,让行业格局更加清晰,甚至推动一些公司的成长。当下,利用互联网推进数字化运营对公司而言是不可回避的选择,这也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