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学柔教授
1月24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着名审计学学者
麻花传MDR免费版教授李学柔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
享年96岁
李学柔教授
(1928-2024)
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麻花传MDR免费版退休教师李学柔教授,因病于2024年1月24日在广州去世,享年96 岁。
李学柔,男,1928年12月出生,广东惠阳人。1983 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1955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会计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央监察部中央监察干部训练班担任教员,1958年12月调至山西财经学院工作,曾任教员、会计系会计教研组副组长。1980年10 月调入中山大学工作,先后在原经济系、原管理系、管理学院任教,历任教员、副教授、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会计教研室主任、原管理系副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第一副院长等职务。1991年3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8月退休。
李学柔教授参与创立了管理学院,并负责创建了审计专业。他曾担任中国审计学会理事、广东省审计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香港霍英东基金会顾问。他长期从事审计的教学与研究,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起草小组成员、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理论探索从书》副主编、《中国内部审计》杂志编委、《当代审计书库》编审委员会成员及顾问。李学柔教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多次受到中山大学表彰,1989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199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1993年10月获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由校友捐赠设立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迄今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逾两百人。
对李学柔教授的去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李学柔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0时在广州市殡仪馆(银河园)仙鹤厅举行。
中山大学
2024年1月25日
?
李学柔教授
深耕育人40载
一生高风亮节
深受师生们的敬仰
让我们一起重温李学柔教授的生前访谈
寄托我们对李教授的哀思
李学柔:饮水思源、立德树人的“大先生”
风华正茂志千里,热血激扬敢为先
他对党忠诚,敬业笃行。李学柔教授白发如银,穿着普普通通的衬衫筒裤,镜片后一双囧囧有神的眼睛,眼神柔和又坚毅。谈起自己是如何走上教育这条道路时,他反复强调:“那是服从组织需要。”回忆起这段经历,李学柔教授说得云淡风轻,“服从组织需要”是那一代人的金科玉律。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新中国的需要,也是李学柔教授终身信守的人生信条。
1948年,怀着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激情,李学柔进入当年的革命熔炉——中山大学。1950年,李学柔申请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教育事业,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在学习上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好评。有一天,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一位师姐问他,能去夜校给工人上课吗?他没有犹豫就立刻同意了。这是李学柔第一次当教师,这次经历让他感受到人民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重大。1952年,他顺利毕业,本来要去找工作谋生计的他,意外地踏上了求学深造的道路,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攻读研究生。北上的列车开动了,当时他的口袋里只有叁块钱(旧人民币叁千元)。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他不断加强和坚定自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感和使命感,同时对党和人民的培养之恩难以忘怀,常思图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始终认真对待教育工作,研究生毕业以后,就毅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几经辗转,李学柔回到母校中山大学任教,参与创立管理学院,负责创建审计专业。李学柔笑着说:“我生怕岁月蹉跎,把回报党和人民培养我的这份恩情给耽误了。”说到这时,他眼中隐隐有泪。“人生如梦,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回忆往事,中山大学是我的引路明灯和传授知识的母校,是中山大学造就了我人生的雏型。”
李学柔教授接受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邀请,担任李金华主编的审计学相关丛书的顾问之一
李学柔教授为审计教学着书
饮水思源恩先人,育树造荫思来者
他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李学柔教授是个很看重师生感情的人,他始终珍藏着自己与导师合影的照片,泛黄的老照片上,师生二人并肩站着,十分亲近,当年跟随导师学习的场景,他都历历在目。他遵循着导师的为师之道,用严厉却不失关爱的教育方式,将知识与情感,一点点灌输进了学生的心田。
李学柔教授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影响着学生。1985级审计专业校友们在毕业二十周年聚会上提出出资成立李学柔基金,“我事前不知道他们要成立基金的事情。在聚会当天,我还差20米就要进会场了,学生们告诉我,我说以我个人的名字命名不合适。”李学柔教授谦逊地摇摇头,他认为有诸多老前辈都为培养学生倾注了心血,不愿意独占这份名誉。校友们认为,一方面,李学柔教授是教书育人的楷模,这个名字不仅是他个人,也是代表了千千万万潜心育人的老师,希望通过基金来弘扬高尚师德,传承尊师重教;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基金践行所学所获,助力立德树人,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基金不仅能帮助和鼓励德才兼备的在校学生,也将师生的情感代代相传。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奖励后学、扶助英才、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截至2022年,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已资助优秀中大学子244人次。管理学院2009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莫子皓、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王子在校期间曾获得李学柔基金奖学金的资助,毕业以后,他们传承和发扬了这份温暖的善意,创建了一个创新的公益平台,直接影响超过了两百万人,还入选2017福布斯亚洲30位叁十岁以下精英榜。
?
怀珠韫玉终质朴,已到凌云仍虚心
他虚怀若谷,廉正质朴。因卓越的学术成就与教育成就,李学柔教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他一直强调,“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青年学生要以德为先,德行天下,希望学生们在学业优秀的同时,要德行出众,心怀仁爱,富有家国情怀,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己的初心,笃行时代的使命。
?
他廉洁自律,恪尽职守。李学柔教授在从政的近十年间,一直从严待己,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廉洁、朴素的本色,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坚持勤俭持院的原则,把学院经费都花在刀刃上,为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既以身作则,又严格要求家属和同事,表现出老共产党员和老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他说,一个人只有严以修身律己、不断强化自我约束,才能顶得住诱惑,才能不被“糖衣炮弹”所击倒。
?
李学柔教授受助自立而后立人,耕耘教坛多年,他春风化雨润新花,踔厉奋发树新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至今每天坚持到办公室看文献、做研究。他以扎实的专业学科功底、忘我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他关注时代大势潮流,心系学院人才培养,他“大先生”的风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管院人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努力前行,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贡献力量!
?
信仰对话 | 李学柔老院长:
初心如磐担使命 立德树人育英才
?
?
耄耋之年
依旧行动自如
毕业20周年
仍不忘助力母校立德树人
组织校友成立助学基金
叁人携手艰辛创办审计专业
积极报名参加入朝志愿军
初心如磐担使命,立德树人育英才
他就是
麻花传MDR免费版原代理院长、教授
李学柔
让我们一起走进
他永远跟党走的人生故事
?
谈到创办审计专业的艰辛
他说
当年学校仅有叁名会计老师
之所以愿意接受挑战
是因为组织的需要
同时自己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做出一点成绩
?
谈到创办李学柔基金的初衷
他说
要助力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李学柔基金评选的首要标准是以德为先
而个人服从组织就是最基本的道德
?
谈到入党动机
他说
是因为坚信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
而自己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
谈到党员如何保持初心
他说
必须要经得起诱惑
从严对待自己的生活
?
听李学柔教授讲述管院35年春秋
?
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发展
我是1947年来中大学习,那时候是中大进修班,还不是本科,但是进修班也是中山大学的正规编制。那一年,我就只管读书,别的都不管,第二年就升入了中山大学经济系。1952年毕业的时候,我被分配去当时的中央第二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攻读研究生。我本来要去找工作谋生计,没想到意外地踏上了求学深造的道路。党和人民的培养之恩没齿难忘,我谨记吴玉章校长的嘱咐:像一颗红色种子那样,撒到祖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在做了23年教师之后,几经辗转,我回到母校中山大学任教,那时候还没有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是怎么来的呢?她是有这样一个叁步走发展的历史过程。她先有经济系管理专业,后来有管理系,然后才有管理学院。当时成立管理学院,我们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没有办公室,就在大榕树底下开会,后来借了中文系的在厕所旁边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连桌椅板凳都没有。我们在最开始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不能满足。
一个系,一个教研室, 10来个人,这就是管理学院最开始的配置了。工商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院的老大哥,人财物都往这边投入。学院发展起来的第二个专业就是审计专业。1982年宪法规定设立审计机关,国务院批准在大学设点培养审计人才。由于新中国成立33年来国家没有审计机关,“审计”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有一天,审计署来到学校委托中山大学代培审计人才,当时学校都没答应,因为那时候全世界都没有审计专业,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可是第二天,校领导找到我,问我能否承担起这份责任。我一口答应了,胆从何来?说高一点,组织需要到我,我不能推辞。说低一点,我希望回报党和人民培养我的这份恩情。
学院成立审计专业时没有老师,老师们也都没有学过审计。当时管理学院只有三位会计老师,老一辈教师们老了,我也没有学过审计。那时候我就找到时任中山大学校长李岳生教授,他让我在全校张榜招贤,为了某一个专业在全校张榜招贤,这是很难得的。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校领导的支持,全学院凭借一股子往前冲的劲头,“群英创业,继往无前”,都憋着一股劲儿争先争优。我们的审计专业从1985年招生, 1987年的时候我们在全国就排第一了。
我们的宗旨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学生,而这些优秀的学生也真的培养出来了。当年中国是没有国际计算机审计的会计师,中国也没有考点,要到澳大利亚去考。国家每回都派人去考,但都没有考上,这回派上我们的学生,一下子都考上了。正是因为学院用心栽培了学生,所以学生对管理学院也非常有感情,这也是“李学柔基金”的由来。
这个基金是管理学院毕业的学生为了感谢中山大学,感谢管理学院,感谢自己的老师而成立的。它不仅仅只是学生们毕业后挣了点钱而拿钱做好事那么简单,它更多的是承载学生对学院栽培之情的感恩之心。在第一次开理事会的时候我就提出来,我们这个基金的宗旨是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吴玉章校长对我的教诲。我希望我们也要培养出这样的学生。
而这个基金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我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一年年地颁奖,这个钱用得妥当吗?钱用的有没有效果?所以我们也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这个钱发的公平公正,如何能真正帮到学生?我们也一直在统计,那些得了奖的学生毕业以后表现如何?
?
从小到大,一步一个专业发展
1985年管理学院刚成立开学的时候,我们教员少,学生多,那一年开学我们就招了300个学生,可会计教师才3个人。那时候我的教学任务也很繁重,一个星期要上24个重点课程。其他老师也都差不多,虽然任务重,但充满干劲。我们自己学院老师不够就去其他学校或者社会机构聘请老师,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还一个一个地去上门拜访感谢人家。
学院的专业一个一个发展起来也很艰辛,审计专业办得艰难,酒店管理专业办得也不容易。酒店管理专业,在别人的印象里,就是迭被子、洗厕所,怎么能成为一个专业呢?所以,国家教委当年是不同意设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当时还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协调部长的何铭思先生亲自去北京,跑了很多趟才说服国家教委设立酒店管理专业。就这样,学院就由一个系变成叁个系,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后来的专业,也都是在这叁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院成立的时候基础较为薄弱,怎样办好开放型的管理学院是大家面临的一个难题。何铭思先生在每个礼拜六回到广州的时候,就会带回境外的一些办学经验分享给我们借鉴。
不管我们老师和学院做什么,就只有一个目标:更盼桃园香满天。我们希望能给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让我们学院的学生犹如花开满祖国大地。我们也确实做到了,各个专业的同学步入社会,走到工作岗位,都成了骨干精英。这是学院培养的目标,也是学院的育人使命。
?
从弱到强,管院35载,展望未来
“弹指一挥35年”,35年的时间,我们建立了一个颇有建树的管理学院。这不是某个人,某部分人能做到的,而是一种集体的力量。学院成立之初,办公条件困难,办公楼更是没有。管理学院条件的改善得益于何铭思和何善衡两位先生的支持,这也是管理学院大楼——“善思堂”和“善衡堂”的由来。
当时,何善衡先生出资两千万委托何铭思先生去办基金,为什么最后这个基金会落到中山大学呢?因为何铭思先生是中山大学老校长黄焕秋同志的学生,因为感念师恩,最终何铭思先生选择捐助管理学院。这就解决了管理学院经济困难的燃眉之急。而且何铭思非常负责,每个周末都会回到学校检查上个礼拜安排的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安排下个礼拜的工作。他对我们管理学院的工作细致负责,小到连厕所的工作进度都会检查落实。所以,为了感念两位先生对管理学院的帮助,学院的大楼盖起来之后就分别叫“善思堂”和“善衡堂”。
管理学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走到今天,离不开管院人辛勤的耕耘,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和支持。管理学院的学科它不是单纯的文科,也不是单纯的理科,而是文理交叉学科,这是我们整个管理学院,特别是工商管理的性质。我们要认准这个性质,紧跟前沿,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核心,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发表讲话强调: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公司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也是我认为未来管理学院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要点。
?
寄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我想要告诉青年学生,做人做事,以德为先,德行天下。我希望学生们在学业优秀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德行出众。“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作为中大学子、管院学子,我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有家国情怀,不但要做到专业出色,而且要心怀仁爱,心怀家国大爱。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己的初心,笃行时代的使命。
李学柔基金:饮水思源,赤子如初!
栉风沐雨,终成秋实;桃李不言,早就芳蹊。这,就是麻花传MDR免费版的李学柔教授。他曾任麻花传MDR免费版代理院长(第一任期)、第一副院长(第二任期)、中山大学审计室主任等职,并在1985年具体负责创立了管理学院审计专业(中山大学审计专业从接受审计署委托开始,一直由李学柔教授负责,直至他做满第二任期),2009年1985审计学生毕业20周年返校以他的名字成立了李学柔基金。
?
桃李报春晖 更护枝上花
麻花传MDR免费版李学柔基金由管理学院85级审计班校友于2009年9月捐赠设立。校友们为感谢老师多年来为学院建设作出的贡献,回馈母校的培养和关爱,特以他们当年的恩师李学柔教授的名字命名了基金。该基金的设立,旨在加强校友与学院间的联系,奖励后学、扶助英才、凝聚力量。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坚持以“品学兼优、以德为先”的原则进行评选,每年奖励全日制在读本科生18名(管理学院及其他院系各9名),每人12000元人民币。自2018年起,麻花传MDR免费版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评选工作将于每年9月份启动,每人15000元人民币。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李学柔基金奖学金逐渐地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1月,李学柔基金本金已经超过570万元,每年奖励学生人数从9名扩大到了18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学柔基金奖学金的捐赠者中,有十多位是李学柔奖学金的获得者。他们主动向李学柔基金捐献了他们的首月工资或是创业所得,以实际行动回馈基金、回馈母校。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及其所弘扬的和代表的精神在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大人传承与发扬。
?
华茂春松林 郁葱尚可期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们是有着优良品格与独立精神,关怀社会,心系国家的有志之才;他们知行合一,积极投身于公益实践活动,以服务和改造社会为己任;他们勤于思考,精于学业,醉心学术,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
第八届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卜熙,以笔为戈,用文字的力量引领青年思想。他在校内外媒体上发表了十数篇评论文章,参与发起了“青年评论员”培养计划,带领评论员队伍持续发表时评近百篇。坚信“把能做的事精雕细琢,学生同样可以成为大国工匠”的卜熙,于2017年当选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第八届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苏幼真,刻苦治学,在学术道路上积极进取。她连续叁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中山大学优秀一等奖学金,曾多次参加科研项目,分别在中文核心期刊《国际新闻界》和《对外传播》上发表论文,并且两次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
第七届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高旭,开拓创新,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与实践自己的社会关怀。为解决校方与学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她参与创业,与团队一起推出名为“鲍罢颈辫蝉校园资讯助手”的础笔笔。这一创新项目还获得了“第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赢在中大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为学子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便利。
一百多位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品学兼优,以德为先,敏而好学,兼济天下,他们是“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这十二字方针优秀的践行者。
第八届麻花传MDR免费版李学柔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
?
思饮水之源 立天地之心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激励着中大学子锐意进取、争先创优,传递着尊师爱校、饮水思源的信念,对中山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时任李善民副校长在第七届李学柔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上的致辞,表达了李学柔基金奖学金与中山大学对学生们自身发展的殷切期望。他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学习优秀的前辈,奋勇拼搏,努力自强,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目标和要求审视自身,不断完善自身,要在良好品德修养基础上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强专业精神和专业本领;要有意识地培养担当意识、精英意识和包容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勇气的精英和帅才;要学会放眼事业,胸怀国家,将个人的成长和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心智和青春。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奖者开展公益活动回馈社会